在胃炎的诊疗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:患者反复出现胃痛、胃胀、反酸等症状,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,除了胃炎的直接表现外,往往还隐藏着一个“幕后黑手”——幽门螺杆菌(Hp),这种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,其感染率之高、危害之大,不容忽视。
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多样,包括口口传播、粪口传播等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成为它的“帮凶”,一旦感染,Hp会定居在胃黏膜上,释放毒素和酶类,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,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,这种破坏是持续性的,如果不加以控制,将逐渐演变为更严重的胃部疾病。
如何有效诊断并治疗由Hp引起的胃炎呢?
通过胃镜检查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诊Hp感染,一旦确诊,应立即进行根除治疗,目前推荐使用含铋剂的四联方案(质子泵抑制剂+铋剂+两种抗生素),疗程一般为10-14天,治疗结束后,需停药至少四周后再次进行复查,以确认Hp是否被根除。
预防Hp感染同样重要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饭前便后洗手、分餐制、使用公筷等,可以有效减少Hp的传播,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,家庭成员也应进行筛查和相应治疗,以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。
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背后的“隐形杀手”,其防治工作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,通过科学的诊断、规范的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,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这一“幕后黑手”,保护胃部的健康。
发表评论
胃炎的隐秘元凶——幽门螺杆菌,无声侵袭下的健康警钟,了解它、预防它是守护胃健康的必经之路。
添加新评论